刘琳,你的名字叫遗珠

来源:人气:844更新:2024-09-27 00:16:17

观众喜欢的,其实是刘琳的率真有趣,在千人千面的娱乐圈,她显得如此特别,又如此纯粹。

观众喜欢的,还有她历经千帆过后的淡然,不争不抢,但游刃有余,有一种沉稳和安定——

不会因为自己是前辈,就高人一等;也不会因为自己是配角,就矮人一头。

她让我们看到,在这个浮躁喧嚣的年代,仍然有这种好演员,踏踏实实演戏,清清白白做人,不卑不亢,不疾不徐。

也能从她身上,看到每一个脚踏实地、认真生活的自己。

只需时日,沧海遗珠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。

刘琳值得,或者说早就值得。

作者 | 毛浩宇

编辑|小白

排版 | 板牙

2024年9月21日晚,第34届中国电视剧“飞天奖”颁奖典礼在厦门海峡大剧院举办。赵丽颖凭借在电视剧《风吹半夏》中的表现,摘得“飞天奖”优秀女演员奖。

现场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,提名人选中资历最深的刘琳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,连连鼓掌。

颁奖结束后,刘琳还主动发了一条微博,为戏中的“儿女们”送上最真挚的祝福。

这是一个“70后”前辈给所有的新生代演员们树立的榜样:做一个宽容大度、温柔优雅、谦虚低调的演员。

这不禁让我想起刘琳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点:2018年,古代社会家庭题材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播出。

刘琳饰演的盛家大娘子王若弗,外表强悍但内心善良,行动鲁莽但天真可爱,令人印象深刻,火速出圈。

尽管发微博的刘琳和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中的刘琳,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,一个温柔知性,一个大大咧咧,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

率真,或者说,不装逼。

1993年,刘琳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,此时,同班同学还有刘孜、徐静蕾这样的大美女,刘琳的外表和她们简直不能相比。

但彼时年轻的刘琳性格活泼,也没什么心眼子,她并没有因为长相上的差异而自我否定,反倒乐观地相信,一部戏需要主角,也需要配角。

谁曾想,竟一语成谶,此后3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,刘琳出演的几乎全是配角,甚至全是“妈妈”“婆婆”这样的角色。

她在《夜半歌声》中和黄磊搭配饰演一对夫妻,在《刑警故事》中饰演歌唱演员舒菲,在《香樟树》中饰演老实人陶妮,在《娘》中饰演命运多舛的灵芝,在《万家灯火》中饰演二媳妇刘玉兰,在《沂蒙六姐妹》中饰演支前模范大嫂春英……

《夜半歌声》

《刑警故事》

《香樟树》

《娘》

《万家灯火》

《沂蒙六姐妹》

大学刚毕业,见组时导演对她的评价是“长得虽然清秀,但面相太显老,很难出演女主”。

在同龄人都在戏里演大女主,演富豪千金大小姐或者青春校园漂亮校花的时候,刘琳接到的戏全是中年女性类的角色。

换作是其他科班出身的女演员,绝对不能忍受,要么渐渐淡出演艺圈,要么否定之前的自我,迎合主流的审美。

刘琳是怎么做的?

她没有因此容貌焦虑,没有着急去整容,而是接受自我,坦然面对,脚踏实地过好当下,演好每一个命运给予她的配角。

苦心人,天不负。

2012年,刘琳接到了家庭情感剧《父母爱情》的剧本,她要饰演的江德华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,没文化,又任劳任怨,甚至土里土气。

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刘琳也不例外,加上又和以往的角色重合度很高,起初,她是想要拒绝的。

但在闺蜜梅婷的劝说下,刘琳决定挑战一下这个角色,磨炼磨炼自己的演技。

为此,她把剧本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多遍,还把自己留了多年的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,把自己的脸抹得黑黑的,大量学习生活中农村妇女说话的样貌和神态。

多年以后,面对央视主持人的提问,刘琳坦然表示,这些都不叫“牺牲”,这都是演员应该做的。

把自己彻底打碎,再破镜重圆,让自己从容不迫地走向表演,走向艺术。

说起来,德华这样的一个角色,前面让人厌,后面让人爱,强势中带有细腻,莽撞中带有温柔,类似于《菊次郎的夏天》中北野武饰演的菊次郎。

观众看到的,不仅是一个强势的女人身上隐约闪现出的柔软,更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村妇女的缩影,他们可能是母亲、可能是姑姑、可能是奶奶。

他们为了应对残酷骨感的现实,必须让自己支棱起来,庇护自己的孩子,但在举手投足之间,又饱含对儿女的温情。

这么立体动人的人物,谁不爱?

但在第27届金鹰奖上,刘琳也只是凭借德华这个角色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提名,离金鹰女神仅有一步之遥。

实在可惜。

而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里的大娘子,仍然承接了这种飞扬跋扈的性格,她骂骂咧咧,大庭广众之下呵斥林小娘为“贱人”,遇事冲动,动不动就要对来人大动干戈,要“拖出去发卖”。

大娘子这个角色原本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家庭里的主母,是“掌管全家的人”。

按理来说,如此嗓门粗大、蛮横无理的角色应该不讨喜,但刘琳的演绎又让大娘子更加生动起来。

如刘琳当众直呼“我是整个扬州的笑话”“我父亲配享太庙”,尽管撒泼,但又毫无心机,且表演得自然流畅,毫无矫揉造作、故意夸张之态。

整体给人的观感,就是“舒坦”。

甚至还有一个桥段,大娘子嘴里念叨诅咒儿子科举考试的竞争对手,结果两脚没注意,被门槛绊了一下,摔了个大屁墩儿。

可以说,刘琳给大娘子增添了一层可爱、搞笑的皮,尽管聒噪不堪,但又给平时沉重无聊的府邸生活带来更加轻松有趣的氛围。

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集威严和可爱于一身的角色,也只是在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,没能成为正主。

坊间一直有观点认为,刘琳永远躲在舒适圈,表演同质化严重,总围绕中年女人打转。

我想说,之所以如此定论,是因为很多人只是先入为主地看到表面,以为她演的母亲都是一样的。

事实上,只拿“江德华”和“大娘子”这两个人物来说,就有着性格和情感上的千差万别。

更别说“大娘子”还给刘琳发掘出喜剧表演的天分,拓宽了封建社会大家长角色身上更加接地气的表演路径。

回首刘琳的演艺之路,虽然围着“妈”打转,但泼辣的、隐忍的、城里的、村里的、现代的、古代的、积极阳光的、阴暗反派的,她基本上都有出演过。

对于一个演员来说,横向发展、拓宽戏路固然很好。但纵向深挖,把一个角色演全、演细、演扎实,也不失为一种表演艺术的探索。

更何况,这些探索,已经被大量作品中的角色一一兑现,被观众和市场所检阅。

那么我们的评论界,是不是应该给刘琳一个奖?或者说,一个肯定?

刘琳不在乎,可我们在乎。

她曾经说,演员要找到贴合自己的角色,不能演那些自己和人设差了十万八千里却要硬凹的角色,那样只会自毁前途。

反观当下某些当红的年轻演员,不打磨自己的演技,只想凭借符合当下主流审美的脸蛋迅速出道,尽快转型成明星,拍广告、接代言,坐拥千万粉丝的喜欢,享受被人追捧的乐趣,最终赚得盆满钵满。到头来一个作品也没有,在艺术史上也留不下来。

两者的觉悟认识高下立判。

明星其实很容易当,但想要做一位好演员却并不容易。

刘琳的演艺经历,就是专注于演戏,把演员当职业,而不是悬浮于娱乐圈之上的明星。

2018年,44岁的刘琳,因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中“大娘子”一角火遍网络。为了配合片方的宣传,刘琳第一次开微博热搜,她面对镜头傻呵呵地笑:

“这是不是开了美颜了,我长得有那么好看吗?他们到底喜欢我什么呀?”

谭飞和毛尖也曾多次邀请刘琳参加访谈,但她却说:

“关于表演,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有些东西只能在现场体会。”

观众喜欢的,其实是刘琳的率真有趣,在千人千面的娱乐圈,她显得如此特别,又如此纯粹。

观众喜欢的,还有她历经千帆过后的淡然,不争不抢,但游刃有余,有一种沉稳和安定——

不会因为自己是演员,就高人一等;也不会因为自己是配角,就矮人一头。

她让我们看到,在这个浮躁喧嚣的年代,仍然有一位表演系出身的好演员,踏踏实实演戏,清清白白做人,不卑不亢,不疾不徐。

我们从她身上,看到了每一个脚踏实地、认真生活的自己。

只需时日,沧海遗珠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。

刘琳值得,或者说早就值得。


最新资讯